快3平台 - 快3平台
快3平台2023-01-31 16:05

北京高院发布第三届司法改革“微创新”案例******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陈杭刘小源)为进一步鼓励基层创新 ,推进固化定型改革成果,推动形成“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的改革局面,2022年8月 ,北京高院正式启动司法改革“微创新”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经过推荐申报 、集中展示以及初评、复评、候选案例公示等环节,产生司法改革“微创新”最佳示范案例和优秀案例共21个。

  11日 ,北京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报21个北京法院2022年度司法改革“微创新”案例。

  北京高院副院长孙玲玲介绍 ,此次评选出的案例具有首都特色 、体现基层智慧 、破解改革难题 , 是北京法院司法改革创新工作 的重要展示窗口。

  2022年 ,北京法院在健全审判权运行和制约监督工作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北京市高院、二中院、三中院、石景山、门头沟等5家法院的入选案例,充分体现了健全审判权运行和制约监督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获得感 。北京高院制定《关于随机分案的实施细则》 ,构建“线上+线下”互补管理模式与五项保障机制 ,全市法院随机分案占比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二中院构建“一轴两极三线”审判权运行监督流程全闭环、权责全要素 、人员全覆盖的司法责任制落实体系,过去一年积案清理同比提高15.3% ,一审案件被定错改发数量同比下降38.1%。

  部分“微创新”案例充分体现北京法院加强诉源治理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北京高院构建12368“一号响应”诉源治理机制 ,深度融入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 ,精准对接各类诉源治理主体在办理12345群众诉求和开展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过中提出的司法需求 ,全市法院通过12368热线主渠道响应诉源治理类司法需求2701个,满意度达100%;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将司法确认、小额诉讼、扩大独任制适用等改革任务融入“多元调解+速裁” ,60%以上 的一审民商事案件在诉讼前端得到解决。西城法院建立“1+15”街道联络员与法院专门团队对接机制 ,确认调解协议案件有效率达100%。

  同时 ,强化服务保障和司法为民职能 ,满足人民群众对创新发展和利民便民的司法新需求 。一中院构建“1+2+3”多元破产挽救体系,挽救中小微企业40家 ,引入投资近50亿元,妥善安置职工1200余人。四中院加强“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建设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多元解纷示范机制,北京国际商事法庭运行以来 ,为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的3000余位中外当事人化解超过160亿元 的商事纠纷 。丰台法院探索建立“一窗通办”服务窗口,机制启用以来 ,累计接待群众10022人次 ,为群众办理三项以上事务851人次 、两项以上事务3594人次 ,平均办理时长5分钟。通州法院将诉讼服务和速裁工作下沉人民法庭,为辖区群众提供家门口 的一站式诉讼服务 。加强对特殊群体 的保护 ,创建涉未成年人民事社会调查观护工作模式被引入相关国家标准 。朝阳法院加强对老年人群体 的司法保护 ,打造审理涉老年人权益保障案件的专门法庭。

  推进智慧法院和互联网司法建设方面,北京法院不断回应网络数字时代人民群众 的司法新需求。北京高院制定《北京法院电子卷宗同步生成操作规程》《北京法院电子诉讼档案管理规范(试行)》 ,统一电子卷宗生成标准和工作要求 ,全市法院电子上诉移转自然时长较纸质模式节省超过20% 。互联网法院开发自动抓取录入案款发还信息功能,实现一键智能发还案款 ,每笔案款发还从三分钟缩短到20秒,案款收发全年平均时长仅3.11天。

  孙玲玲表示 ,今后 ,北京法院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 、目标导向、效果导向 ,以切口小 、见效大的“微创新”,持续推动各项司法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快3平台

搭建中国—东盟交流的“艺术丝绸之路”******

搭建中国—东盟交流的“艺术丝绸之路”

▲ 2022中国—东盟音乐周开幕表演——大型交响合唱《丝路远航》 广西艺术学院供图

  2022中国—东盟音乐周:

  搭建中国—东盟交流的“艺术丝绸之路”

  本报驻广西记者 郭凯倩

  8场精品音乐会 、4场学术高峰论坛 、4场中外专家学术讲座 ,中国与东盟音乐元素交融……日前 ,2022中国—东盟音乐周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 。作为国际现代音乐协会(ISCM)的正式会员 ,中国—东盟音乐周以“中国·民族·东盟·超越”为宗旨 ,以民族性 、国际性为特色,在一周里呈现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一流 的音乐作品 ,展现了各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音乐魅力,推动了各国艺术家 的交流互动,也搭建起中国与东盟国家民间交流的“艺术丝绸之路”。

  多年沉淀

  国际声誉越来越高

  由广西艺术学院主办的中国—东盟音乐周首创于2012年 ,正如广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蔡昌卓所说,中国—东盟音乐周经过多年沉淀 ,已经成为一项大型音乐文化交流活动平台 , 是挖掘新作品、培养新音乐人才、扩大新听众 的重要力量 ,在国际音乐界拥有较高 的声誉。

  由广西艺术学院出品的大型交响合唱《丝路远航》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上演 ,为观众带来一场中华文明与异域风情相互交融的交响合唱视听盛宴,也拉开了2022中国—东盟音乐周的序幕。2022中国—东盟音乐周采取线上线下联动 、国际国内联通 的方式举办 ,在5天里,相继举办了交响乐作品音乐会、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武汉钢琴三重奏》专场音乐会 、甘美兰音乐专场音乐会等活动,参演作品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既具有极高的演奏水平和学术价值,也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风貌 。

  本届音乐周还邀请了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 的知名专家举办学术性讲座,并首次增加学术论文征集环节。“每届音乐周都会举办音乐展演 、学术高峰论坛、大师讲座和音乐评论比赛等活动,助推新音乐的创作、表演和理论研究。”蔡昌卓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音乐周日益得到国内院校以及东盟各国音乐家的关注和认可,为推动中国—东盟文化艺术交流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广西故事发挥了积极作用。

  艺术交融

  区域音乐交流互鉴

  每届中国—东盟音乐周期间举办的多场音乐会 ,都闪烁着鲜明的东盟元素 。

  本届音乐周期间,由广西艺术学院 、印度尼西亚万隆国立艺术文化学院共同主办 的甘美兰音乐专题音乐会在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厅精彩上演 。音乐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 的方式,由两地师生共同演绎 ,其中既有传统 的印尼甘美兰音乐表演和广西民族特色音乐,也有在传统音乐基础上对民族音乐 的新探索,中国和印尼民族音乐的美妙碰撞,让现场观众享受到一场别样 的视听盛宴。

  甘美兰 是印尼最具特色 的乐种,乐队编制包括铜排琴 、吊锣、罐锣 、吹管等 。借助中国—东盟音乐周这一平台 ,广西艺术学院和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积极搭建与印尼音乐文化的交流通道,努力打造两国音乐共同发展的先锋样板。“此次甘美兰音乐专题音乐会 的成功举办,有效促进了广西艺术学院与万隆国立艺术文化学院的交流与合作,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音乐领域的交融互通带来了新 的契机 。”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陶义美表示。

  毗邻东盟,广西艺术学院一直牢牢把握这一地域优势 ,着力搭建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友谊之桥 。通过音乐周平台 ,中国与东盟的优秀音乐家有了更为密切的交往。比如本届音乐周期间举办 的中国与东南亚竹质乐器专场研讨会上 ,来自印尼万隆国立艺术文化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 的学者 ,围绕竹质乐器 的延伸性 、再生性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

  “在立足东盟国家和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特色的同时,中国—东盟音乐周从内容安排到形式呈现保持了多元并存与交流融合的鲜明特质 。”广西艺术学院院长侯道辉说,音乐周为国内外音乐家 、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和舞台呈现提供了对话与交流的宝贵平台 ,也为中国—东盟区域音乐文化 的交流互通等作出贡献 。

  培育创新

  不断推出新音乐 、新人才

  中国—东盟音乐周为广西本土优秀音乐和优秀人才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了平台 。在2022首届上海当代音乐节闭幕式音乐会上 ,由广西优秀青年作曲家钟峻程为笙与交响乐队所作 的《山里 的苗寨》进行了世界首演 。钟峻程作为中国—东盟音乐周 的创始人之一 ,正 是音乐周力推本土优秀人才 的缩影 。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蔡央回顾了中国—东盟音乐周这些年来 的发展。他说 ,音乐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创作水平上去了 ,优秀作曲家的作品也能越来越多地“走出去”。从广西艺术学院走出 的钟峻程等年轻作曲家 ,不断创作推出新作品,提升了学院 的整体创作水平。

  作为本届音乐周开幕表演 ,由蔡央指挥的《丝路远航》同样引发广泛关注 。《丝路远航》是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2022—2024年)扶持项目作品 ,汇聚了广西艺术学院老中青三代作曲家 、词作家以及学院师生的心血和努力。

  中国—东盟音乐周与北京现代音乐节 、上海当代音乐周 、杭州现代音乐节共同组成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及新音乐作品展演 的四大平台,中国和世界各国顶尖音乐家借助这些平台推出众多新音乐作品。蔡昌卓说,中国—东盟音乐周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 的结构模式 ,不仅为广西艺术学院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开展教育实践搭建广阔平台,也为推广现代音乐和助力青年音乐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快3平台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