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世纪|55世纪
55世纪2024-01-16

55世纪

东西问·中外对话丨女性题材电影 ,东西方有何不同 ?******

  从41年前首部电影《原野》惊艳亮相威尼斯,到中国电影成为各大电影节的“常客”,从功夫片一枝独秀到各种类型影片频频走出去,中国电影已成为外国观众了解中国的窗口。中国电影如何更好地反映当下、让世界通过电影了解中国?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邀请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 、著名导演李少红与上海大学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总监、著名电影制片人马可·穆勒展开对话。

视频 :【东西问·中外对话】中国电影如何拉近东西方距离?来源:中国新闻网

  曾执导过《红粉》《四十不惑》《橘子红了》《大明宫词》等多部女性题材作品的李少红认为 ,应该鼓励包括女性题材在内 的现实题材电影交流。

  曾担任过多个国际电影节主席,把张艺谋 、陈凯歌、田壮壮、贾樟柯等中国导演推向国际舞台的马可·穆勒认为 ,丰富多样的中国电影可以让国外观众更多了解中国文化 的丰富性。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电影“走出去”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

  中新社记者:1981年马可·穆勒先生担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顾问时 ,将中国影片《原野》带到威尼斯,碰巧《原野》也是中国新闻社出品的。当时 是怎样一个契机让您将《原野》这部影片从中国带向欧洲 ?

  马可·穆勒 :1981年年初,有几位国内朋友告诉我 ,一家新公司南海影业正在做一部电影《原野》 。我非常喜欢曹禺 的话剧 ,也看了《原野》,发现这是个女导演的处女作 ,我就问可不可以跟该片导演凌子认识一下 。凌子后来又介绍了更多的女导演给我认识 ,我那个时候觉得中国终于有了非常强、非常活泼 的一批新的女导演 。

电影《原野》海报,来源:网络电影《原野》海报,来源 :网络

  中新社记者: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有什么特殊意义?

  李少红 :这个过程让我们打开了眼界和世界观 ,同时也能够让世界了解中国。1992年 的《四十不惑》 是我们这一代现代题材 的第一部去欧洲电影节 的影片 ,能获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当时中国人 的生活对西方来讲非常陌生 ,尤其是现实生活。我能从记者的提问中感受到他们想通过影片来了解中国和中国人 的状态 ,所以我觉得现实题材 的影片能够出去 是非常重要 的。

  马可·穆勒:那个时候这些电影都是新生代导演的第一部或者第二部。它们真 的是丰富多样 ,他们所探索的方向不 是一致的。我那个时候就特别想通过这些电影让国外的观众,特别是欧洲 的观众多了解中国文化 的丰富性。

  中新社记者:如何看待国际获奖和国内获奖之间 的关系 ?

  马可·穆勒:上世纪90年代应该是中国电影的热门时代,几乎每个大电影节都会有一部中国主竞赛影片,国外 的发行也会考虑多买几部中国影片。为什么上世纪90年代国外会有热门 的中国电影 ?因为那个时候好多电影都 是有商业价值的艺术片 ,或者有高艺术品质 的商业片。我真的非常敬佩那些导演所作 的贡献 ,让更多 的人马上就可以看懂 ,可以理解 。

  李少红:不管 是在国际还 是在国内获奖,对我们 的艺术创作都是肯定和鼓励。国际上获奖是从中国发展 的故事和东方文化 的角度去欣赏这种艺术价值 ,这 是一个相当高的肯定 。国内 的鼓励则更直接,因为我们的创作反映的是中国的现实生活和历史文化,这种肯定更重要 。

女性创作丰富了世界

  中新社记者:如何看待女性导演 、女性题材创作对整个电影产业的贡献?

  李少红 :我觉得女性视角和女性创作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这个世界 。作为女性导演,我们很自觉地在做这种观察和表达 。《红粉》1995年在柏林电影节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之后我自觉地在影片创作中采用女性视角,无论 是历史题材还 是现实题材,这也形成了我自己的创作特色。

  马可·穆勒 :每几年 ,中国电影中就会出现一两部女性题材影片 ,真实地为中国女性发声 。如从凌子到黄蜀芹 、李少红等第四代 、第五代有代表性的女导演 ,以及最新一代的李玉导演作品,都让外国观众深入了解中国女性 的世界观,以及她们对社会的观察和探讨 。

  中新社记者:在女性题材电影中,欧美影片与中国影片有什么异同 ?

  马可·穆勒:我认为二者差异不大 ,但中国女性题材电影 ,不仅 是女导演拍,也有男导演拍。例如张艺谋导演作品《秋菊打官司》就塑造了一个为争取自身权益而奋斗 的女性角色,这部电影获得了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曾获第5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圣马可奖 的田壮壮导演作品《小城之春》,也是由男导演拍摄 的中国女性题材电影。中国香港导演杜琪峰,大家都觉得他擅长执导动作片 、侦探片,但是他每拍三四部影片 ,也会考虑拍一部女性题材影片 。

  中新社记者 :当今 的女性观众与30年前有什么不同 ?如何看待女性意识 的觉醒?

  马可·穆勒 :在中国电影市场(作品)多样化之下 ,现在中国女性观众可以看到多种类 的电影 。以前,特别 是西方和日本的女导演拍摄的电影受众 是三四十岁的女性。现在的导演无论男女,他们电影 的目标受众更年轻,观众也可以看到很多不一样的电影。近年来中国电影 的成就之一 ,就是女导演也开始拍类型片。

  李少红 :从个人经历看,我 的女性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以前我们有句口号“妇女能顶半边天”,是说妇女也有平等工作 的机会和权利 ,同时也降低了性别差异意识。改革开放后,女性更加关注和思考自己 的存在价值 ,争取在社会上 的独立性。现在我和很多年轻女导演交流 的时候发现,她们都非常自信地知道自己 的优势在哪,知道在自己想创作的题材中,从女性 的视角出发应该坚持什么 。

  中新社记者 :《世间有她》这部电影如何表现当今女性 的生存状态 ?

  李少红 :这部影片三位导演都 是女性 ,我们从女性 的角度出发,以女性的视角观察生活 ,观察女性在困难中如何面对情感和家庭问题 。另外 ,从不同地域表现来说,张艾嘉导演在中国香港,反映了与内地不同的情况,陈冲导演反映的 是一对分离在两地 的情侣的情感。影片多元表现了最普通 的妇女在家庭中承担 的责任。

  马可·穆勒 :《世间有她》特别展现了在困难时期家庭中出现 的很多矛盾。三位女导演很清楚如何真实展现这些问题和主人公解决问题的方法 。包括《世间有她》在内的许多中国电影都具有跨越语言、文化障碍 的突破力 ,能够引起国外观众对中国女导演作品、中国女性题材影片 的重视 。

以电影促进中外对话任重道远

  中新社记者:在促进以电影为媒介 的中外对话中,电影人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

  马可·穆勒:我认为需要考虑中国电影在国外可能会遇到 的文化差异。这方面可以通过对中国文化 的翻译、释义帮助国外观众理解中国电影,进而引起他们 的共情。

  李少红 :东西方文化确实存在差异,需要更多宣传和推广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从创作上 ,可以多关注包括女性题材在内的现实题材电影交流。性别 的表达 是世界的语言 ,不存在障碍 ,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体 ,无论男人女人,都能感同身受 ,这样的作品应该多一点。我们在电影节或电影展映上看到这方面题材 的影片,也会非常感兴趣,虽然讲述的是其他国家 的人遇到问题是怎样应对的,但其实和我们没有什么差别。

深耕齐鲁人文沃土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深耕齐鲁人文沃土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访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

  党 的二十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战略部署 ,作为文化大省的山东,如何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优势,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贡献 ?近日 ,山东省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白玉刚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这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 的文化自信、强烈 的文化担当。”白玉刚说 ,山东 是文化大省,有着“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的比较优势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扛牢使命责任 ,深耕人文沃土 ,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的社会主义文化,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山东、美德山东、信用山东,以“走在前”的实际行动 ,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

  2013年11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时 ,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 。“做好文化‘两创’工作 ,山东肩负重大责任。党的二十大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 的重要内容 ,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体现了新的更高要求。”白玉刚表示,我们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谋划文化“两创” ,紧紧围绕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推进文化“两创” ,紧紧围绕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落实文化“两创” ,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 、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鲜明特征 。”在谈到“两个结合”时,白玉刚认为 :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的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既扎根中国实践 的沃土 ,又贯通中华文明 的根脉 ,更具中国特色 ,更加根深叶茂 ,更富生机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 的时代精华, 是文化“两创”的范本和教材,我们要深学细悟 ,从中强自信 、明方向、学方法,更加自觉主动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 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 ,推动文化“两创”不断走新走深走实 。

  “党 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新时代文化建设 的方针原则和实践路径,从五个方面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在谈到党 的二十大关于文化战略新部署时,白玉刚说了“五个聚焦”:聚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鲜明提出“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性质和战略定位 ;聚焦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 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聚焦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要求“推动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统筹推动文明培育 、文明实践、文明创建” ;聚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聚焦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强调“提炼展示中华文明 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白玉刚认为 ,这五个方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 ,既有顶层设计、又有落实抓手,既部署“过河” 的任务 、又指导“桥”和“船” 的方法。

  结合山东实际,白玉刚说 ,作为中华文明 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山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革命文化波澜壮阔 ,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彩纷呈,齐鲁文脉 的赓续与中华文脉的形成发展始终紧密相连 、同向前行。

  “山东 是人文沃土,历史文脉源远流长 、学术思想根深叶茂、圣贤名哲人才辈出 、古籍典藏丰富厚重 、遗存遗址广泛众多 、红色文化资源富集、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文化标识鲜明突出、道德积淀引领新风、海外人文覆盖广泛 。”说起齐鲁文化资源 的比较优势,白玉刚如数家珍 ,“可以说 ,山东具备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的基础 、优势和条件。”

  从底蕴深厚 的历史文化到引领新风的美德传承,白玉刚分析说,山东人骨子里刻着厚道 、诚信、好客等传统美德基因 ,广为传颂 的道德典故众多 。革命年代 ,孕育诞生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 、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 的沂蒙精神,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等不同时期 ,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 ,比如王杰 、孔繁森 、朱彦夫 、王伯祥 、张瑞敏 、许振超 、王传喜等等,成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的示范力量。

  脚踏这方人文沃土,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谱写文化山东的新篇章 ?白玉刚表示 ,这是一个必须回答好 的重大时代课题,近几年来,我们聚焦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释 、交流互鉴、空间展示、涵育时代新人 、赋能文化发展、全方位传播、人才引育等七个方面聚力突破 ,推动文化“两创”全面起势、取得积极成果 。

  白玉刚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的新部署新要求,山东要深耕人文沃土,加强系统性谋划、一盘棋布局和整体性推进,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文化“两创”提质增效。一 是以挖掘呈现“山东文脉”为抓手推进文化“两创” ,加强考古挖掘研究和文物保护利用 、古籍整理编纂、文化记忆记录 、文艺精品创作等,组织编纂《齐鲁文库》 ,更深入推进学术研究和转化应用。二是以建设中华文化体验廊道为抓手推进文化“两创”,深化细化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以快进慢游 、活态展示为特色,打造沿黄河 、沿大运河 、沿齐长城 、沿黄渤海四大文化体验廊道和沿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 ,构建国家文化公园引领、文化交通线贯穿、文化体验廊道示范 、文化片区支撑、全域文化“两创”和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三是以融入日常生活为抓手推进文化“两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通,倡树“自律助人 、孝老爱亲 、诚信利他、节俭绿色 、共建共享”的美德健康新生活 ,实施学校、家庭 、社会 、网络、心理等全环境立德树人 ,加强以诚信文化为基础 的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提升“厚道齐鲁地 、美德山东人”形象 。四是以实施重点产业项目为抓手推进文化“两创” ,一手抓“山东手造” ,突出时尚化、生活化 ,加快培育产业集群,让传统手艺在手造中更好弘扬 ;一手抓“山东智造” ,办好数字文化应用产品交易大会,培育壮大网络视听产业、沉浸式光影秀等行业“蓝海”,力争形成更完备的产业链条 。五是以论坛研讨和人文综合展示为抓手推进文化“两创”,做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泰山论坛、黄河文化论坛、大运河文化论坛、海洋文化论坛 、红色文化论坛等 ,以论坛促研究、促交流 、促展示、促中华文化“走出去”。六是以人才引育为抓手推进文化“两创”,建立“顶层立事 、以事找人 、人随事走 、事成人就”人才工作机制,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白玉刚表示,文化“两创”是系统工程 ,山东将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一年一年抓下去 ,一件事一件事做下去 ,争取每年有标志性成果,不断累积成势 ,更好为铸就新时代文化辉煌贡献山东力量 。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冯帆)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55世纪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