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平台-500平台
500平台2024-01-14

“再坚持一下”就 是胜利******

  12月19日凌晨 ,卡塔尔世界杯完美收官,阿根廷队如愿以偿捧回大力神杯 。回望28个日日夜夜 ,许多参赛球队以其出色表现赢得了球迷 的尊重,克罗地亚队就是其中一支。

  先后挑落比利时、日本 、巴西 、摩洛哥等强队 ,支撑克罗地亚队一路走来 的 , 是坚不可摧 的韧性。1/4决赛对阵巴西队,比赛打到加时赛时先失一球,克罗地亚队没有自乱阵脚,更没有自暴自弃 ,以一如既往的坚韧完成了逆转,追平了比分,并最终凭借点球大战将夺冠热门巴西队淘汰出局。

  赛场如战场。当身处危局 、险局 、残局、僵局甚至败局时,我们靠什么实现逆风翻盘 ,争取最后的胜利?

  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给出了答案 :“被迫处于被动地位了 的时候 ,这时的任务就是努力脱出这种被动……往往有这种情形 ,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

  纵观世界杯赛场,当一场比赛进入加时阶段,双方球员的体力消耗已近极限,此时已不单纯 是技战术的对抗 ,更是意志力的较量。打仗亦是如此,战争的残酷尽人皆知。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就 是当生与死 的考验来临之际 ,心理与生理的抗争达到极限之时,看谁能咬紧牙关“再坚持一下”。无数事实证明,最终 的胜利 ,往往属于坚持到最后 的一方 。

  在我军 的战争实践中,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的战例不胜枚举 。英勇顽强 的战斗意志和战斗作风 ,是夺取战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被动中始行,主动中胜出” 的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即 是如此。金一南教授在《为什么 是中国》一书中写道 :“惊天地 、泣鬼神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连‘战略转移’也是后来的说法 ,最初讲的是‘突围’ ,其实当时只是夹缝中求生存 。”

  夹缝中求生存是何等之艰难 !长征路上 ,红军历经大小近600场战斗 ,一次次面临绝境 ,陷入至暗时刻 ,又一次次从危境中解脱,获得新胜利。将时间轴再拉长一点,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血战孟良崮 、鏖战松骨峰 、坚守上甘岭……我军取得 的每一场伟大胜利 ,无不得益于“再坚持一下” 的强大韧性 。

  徐向前元帅曾说:“当你最严重最困难 的时候 ,也是敌人最严重最困难 的时候,常常是当你因困难在决心发生动摇的时候,而恰恰正是敌人对胜利感到绝望 的时候,这种时机 是最紧要 的关头,这种时机决定于何方能坚持,何方能熬过这最后 的五分钟,何方就能取得胜利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晋中战役中 ,攻打运城的解放军部队进攻多次受阻,战斗形势险峻 。危急关头,时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的徐向前向全体官兵发出“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战斗命令。在战斗号令 的鼓舞下 ,攻城官兵军威大振 ,攻山头、拔要塞,接连拿下运城、临汾等地。晋中战役得以成为我军以少胜多 、以弱战强 、以攻克守的经典战例。

  其实 ,不论是“再坚持一下” ,还是“坚持最后五分钟”,二者皆 是强调“困境中保持韧性”的重要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道路并非一片坦途,我们要学会时刻与困境相伴,在困境中树立决战决胜 的信心,时刻葆有战争年代英勇顽强 的战斗作风,做到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只要韧性在 、信心在 ,我们就能穿越荆棘 ,前进的脚步就不会停止 。(汪娜)

500平台

东西问·解码兔年 | 李茜 :兔年说兔,谁 是地球上兔子 的“老祖先”?******  编者按: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中国传统 的兔年春节将至,历经疫情考验的人们心怀希冀 。自2023年1月18日起 ,中新社“东西问”专栏特推出“解码兔年”系列稿 ,探究春节文化、“双立春”等的意涵与影响。

  中新社北京1月21日电 题 :兔年说兔,谁 是地球上兔子 的“老祖先” ?

  ——专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茜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2023年是中国传统的癸卯兔年。兔子以其活泼好动 的特点,颇受人们的追捧与喜爱。

  可爱 的兔子如何起源演化而来?这个问题一直备受古生物学界关注 ,也引发诸多争议,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野外考察队在安徽潜山约6200万年前地层中发现并命名为“安徽模鼠兔”的化石 ,研究确认它是兔子 的祖先类型,才平息了兔子起源争论。

  安徽模鼠兔何以成为“兔祖先” ?其后又经历了怎样 的演化过程?研究上还有哪些未解之谜?兔年到来之际,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李茜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兔年说兔 ,科普揭秘兔子 的“前世今生”。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视频 :【东西问】李茜 :中国发现 的化石为解决“鼠兔同源”争议提供关键证据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 :兔子起源研究在古生物学界曾有哪些争论 ?安徽模鼠兔化石 的发现 ,为兔子起源和鼠兔同源研究提供了怎样 的关键证据 ?

  李茜 :今天大家都喜欢的兔子这种小动物 ,它在世界上虽然分布广泛但分类上并不庞杂。在古生物研究历史上 ,关于兔的起源曾经有非常多 的争论 ,包括兔可能跟踝节类有关系、兔可能起源于亚洲特有 的一类生物等 ,鼠兔 是否同源也 是学界长期争议的话题 ,因为缺少关键 的化石证据 ,所以很长时间没有达成共识。

6200万年前“兔祖先”安徽模鼠兔的复原图。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图

  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科院古脊椎所在安徽潜山盆地发现约6200万年前 的安徽模鼠兔化石,古生物学界对兔的起源才有了全新认识。

  安徽模鼠兔化石发现时 ,虽然头骨材料并不完整 ,但它 的门齿 、颊齿这些很重要的结构都被保存下来 ,一些下颌材料也提供了非常重要 的特征。科学家们通过仔细分析和深入研究发现 ,安徽模鼠兔 的上门齿跟今天兔子相关 的结构特征非常接近,包括上门齿都 是两对 、前一对从前面观察能够看到表面有纵沟等。根据这一系列结构特征分析,科学家认为安徽模鼠兔跟现生兔子是有关联 的 ,代表了今天兔子 的祖先类型 。

  在发现安徽模鼠兔同一盆地同时还发现另一类非常重要 的、命名为“东方晓鼠”的化石 。安徽模鼠兔具有现生兔类特征 ,跟今天 的兔子有亲缘关系,因此是“兔祖先”;东方晓鼠则具有一些啮齿类也就是鼠类 的特征,可以说 是“鼠祖先”。

  这两类化石不光一个像兔一个像鼠,同时又“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存在很多相互交混 的特征,这为解决鼠兔 是否同源 的争议 ,提供了非常好 的化石证据,经过对比研究最终提出鼠兔同源的观点。

6200万年前“兔祖先” 的安徽模鼠兔化石。孙自法 摄

  中新社记者:安徽模鼠兔如何演化出今天 的兔子?从约6200万年前至今 ,兔子演化进程中有哪些重要分支节点?整体上呈现怎样 的演化趋势?

  李茜 :分别作为兔、鼠祖先类型 的安徽模鼠兔和东方晓鼠在约6200万年前同地同时被发现 ,约5800万年前的古新世和始新世之交,兔形目和啮齿目就已经分开 ,开始各自独立的演化。

  整体上,兔子在地球上 的分布及演化 是一个较为连续 的过程 ,但它们在不同大陆上出现 的时间并不一致:亚洲最早的兔形目化石记录 是大约5300万年前 ,北美最早的记录是约4300万年前 ,欧洲要相对晚一些,大约2500万年前才有可靠 的化石记录 ,非洲最晚 ,1900万前才有化石兔形类的出现。

  中国不仅发现安徽模鼠兔化石,还在内蒙古约5300万年前 的早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目前已知最早的兔形目化石 ,将其命名为“远古道森兔” ,在河南中始新世地层中(距今约4600万-4300万年)发现目前所知较早的兔科化石——“洛河卢氏兔”。

6200万年前“兔祖先”的安徽模鼠兔化石(右)和5300万年前 的远古道森兔化石。孙自法 摄

  此外 ,中科院古脊椎所在内蒙古约3000万年前 的地层中,还采集到保存非常完整 的兔子骨架化石,经鉴定为鄂尔多斯兔 。距今约3400万年前 ,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全球性的大降温事件 ,哺乳动物也受到此次大降温事件 的影响,在东亚出现一次非常明显 的哺乳动物替代事件 ,也就 是降温事件后兔形类和啮齿类替代奇蹄类成为整个哺乳动物群中 的优势类群 。因此,对这一时期发现 的兔形类化石 的后续相关研究,将对理解这些类群如何适应气候突变 、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可以说,从安徽模鼠兔起步 ,到远古道森兔、再到洛河卢氏兔 ,以及其他非常丰富 的兔形类化石 ,这些材料使得中国拥有相对完整 的兔演化的化石证据链,从而为兔子 的起源演化研究作出不可替代 的重要贡献 。

李茜研究员展示介绍采自内蒙古地区约3000万年前一件保留出土时状态 的一只兔子完整骨架化石材料 。孙自法 摄

  中新社记者:安徽模鼠兔化石发现及深入研究 ,为兔子起源 、鼠兔同源等关键之争划上句号后,兔子起源研究领域是否还存在未解之谜?

  李茜 :目前 ,在兔子的起源演化研究领域 ,其实还有较多未解之谜。

  首先,安徽模鼠兔是兔类“老祖先”虽然已毫无疑问成为中外学界共识 ,但再往前追溯安徽模鼠兔的演化源头 ,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好 的化石证据来回答 ,也 是科学家们希望探索和解决 的谜题。

  其次 ,虽然我们找到了6200万年前的“兔祖先”安徽模鼠兔 ,也有众多被归入兔科中的早期属种在欧亚大陆广泛分布 ,但是现代兔类 的祖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欧亚大陆的记录 是缺失 的,在距今约800万年左右它们突然在亚洲和欧洲辐射开来,目前对这一被科学家们称为“兔事件” 的过程尚无清晰 的认识。这一问题还与现生兔类起源有很重要关系,因此也成为古生物学家一直探索 的兔子演化的关键问题之一 。

  第三 ,兔子包含有兔科和鼠兔科,目前所发现的早期鼠兔科化石材料都非常破碎和零散,鼠兔科起源依然成谜。虽然中国已发现一类称为链兔 的化石材料,但它 是否为真正鼠兔科最早化石及起源还有争议 ,后续希望能发现更完整的化石材料来进行研究确定 。

  现生鼠兔科动物在中国青藏高原大量分布 ,它对环境特别敏感 ,堪称环境变化 的“晴雨表” ,尤其 是对今天生物多样性、青藏高原环境保护等均有重要研究意义。例如新疆的伊犁鼠兔,现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李茜研究员兔年说兔 ,科普解读兔子起源演化的“前世今生” 。孙自法 摄

  中新社记者:在兔子起源演化研究过程中 ,中国科学家与国际同行开展了哪些合作研究 ?有什么代表性合作成果 ?未来国际合作研究有何计划安排?

  李茜 :兔子起源演化研究中,中科院古脊椎所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安徽模鼠兔化石之后 ,很快进行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带到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合作交流当中。20世纪80年代 ,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提出“鼠兔同源”概念,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展示介绍 ,随即引起国际学术界尤其 是研究兔形类和啮齿类专家学者 的广泛关注。

  在随后 的进一步研究里,中国不仅对兔子起源演化开展形态学研究,也参与到通过古生物学 的形态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当中 。时至今日 ,无论 是古生物 的形态学研究,还 是综合现代分子生物学 的研究 ,国际学术界都已认可“鼠兔同源”概念,安徽模鼠兔 是兔子 的“老祖先”或者说祖先类型 ,也成为国际学界共识。

  同时 ,因为在中国发现“兔祖先”化石,以及较为完整的有关兔演化的化石证据 ,这也吸引非常多 的国际同行到中国来进行相关国际合作研究。前面提到,兔子起源演化研究领域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在破解这些谜题的时候 ,中国所拥有丰富的 、重要的兔化石材料将更富吸引力,相信未来在这些领域会有更多国际合作 的推进 ,产生更多 的研究成果 。

  值此兔年到来之际,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团队根据安徽模鼠兔化石研究成果,对“兔祖先”形象进行科学复原并完成生态复原图,展示出6200万年前潜山盆地 的生态环境面貌,并成为央视兔年春晚吉祥物“兔圆圆”的灵感来源和设计基础,我们也借此祝大家兔年新春快乐 ,在新 的一年里“兔”飞猛进、大展宏“兔” 。(完)

  专家简介 :

  

  李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博士。主要从事古近纪哺乳动物及陆相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重点研究小型哺乳动物(啮齿类、兔形类等)的分类和系统学 ,物种 的起源和演化,及哺乳动物与古环境之间 的协同演化 。她迄今已在国际及国内核心期刊杂志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一是在中国诸多地点和层位上首次报道有关啮齿类和兔形类化石,对其中不同门类 的起源和演化提出新 的认识、进一步证实啮齿类 的亚洲起源 。二是首次建立起东亚早始新世至早渐新世啮齿类化石 的连续演替序列 ,该序列明显反映出啮齿类对同期全球气候 、环境变化 的响应;该序列也成为中国及东亚不同地区地层划分和对比的重要参照 。三 是推进并解决亚洲哺乳动物分期与北美及国际分期之间对比 的问题 ,建立有年龄标定 的古近纪地层框架,为中国陆相地层建阶提供有力支持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500平台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