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welcome| - (中国)百度搜索
大发welcome2023-01-31 16:05

东西问丨铁木尔·沙伊梅尔格诺夫 :哈中交往30年,为国之交带来哪些启示 ?******

  中新社阿斯塔纳12月30日电 题 :哈中交往30年 ,为国之交带来哪些启示?

  ——专访哈萨克斯坦资深外交官 、国际问题专家铁木尔·沙伊梅尔格诺夫

  中新社记者 张硕

  自1992年正式建交以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实现了从友好关系到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的跨越式发展,成为睦邻友好的典范之一。在错综复杂 的国际环境中,中哈交往也为不同国家与文明 的相处提供了借鉴。

  日前,《中国—哈萨克斯坦: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的三十年》一书在哈出版发行,书中记录了两国关系 的重要发展阶段与诸多重要时刻 。该书主创作者铁木尔·沙伊梅尔格诺夫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分享了一位哈萨克斯坦国际问题专家视角下哈中交往30年的思考。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

  中新社记者:中哈建交30年,双边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给哈萨克斯坦带来哪些影响 ?

  沙伊梅尔格诺夫 :邻国之间必然产生关联 ,哈中交往同样如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都实现了快速发展,对亚洲成为全球经济中心地带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哈萨克斯坦也迈入全球最具竞争力国家前50名 。我们不会停止追求进步 ,也许这就 是两个邻居相互吸引 的原因。

  谈论哈中关系对哈萨克斯坦 的影响时 ,我认为首先要从政治层面说起 。中国 是最早承认哈萨克斯坦独立并与哈建交的国家之一 ,从而表明了对哈友好态度 。20世纪90年代 ,哈萨克斯坦自愿弃核,这个决定得到包括中国在内 的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两国还签署了国界协定与勘界协议,通过法律途径全面解决了两国边界问题 。

  多年来,两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哈萨克斯坦通过与中国合作实现石油和天然气多元化出口 ,同时吸引了中国数百亿美元投资。2013年 ,中方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 ,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合作 的典范,将140多个国家联系在一起,取得了诸多建设成就。

江苏连云港,中国-哈萨克斯坦(连云港)物流基地装卸忙。王健民 摄

  哈萨克斯坦 是世界上最大 的内陆国家 ,也是连接亚欧的交通要道 ,很多亚欧贸易从此过境 。这从根本上确立了哈萨克斯坦作为亚欧大陆运输桥梁的国际定位 。

  借用中国古语“三十而立”来形容哈中关系再恰当不过。在过去30年里 ,两国友好关系为合作发展奠定了基础。30年的时间,哈萨克斯坦建立起了自己 的国家,获得了国际尊重,而中国也已逐步成为拥有强大影响力和经济技术能力的国家。

  如今 ,哈萨克斯坦人民正满怀信心地为实现国家繁荣前进,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哈中两国人民怀揣相似愿景并为之努力。站上两国关系发展 的新起点 ,我相信哈中将携手开创下一个“黄金30年” 。

  中新社记者:您为何说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给哈萨克斯坦带来了“看得见 的繁荣”?

  沙伊梅尔格诺夫:“一带一路”已成为参与广泛的国际合作倡议。哈萨克斯坦正处于这一国际经济活动 的核心位置,用地缘经济学的话来说,东西方陆桥 的主要优势在于 ,货物从中国经哈萨克斯坦运往欧洲仅需15天左右 ,而海运则需45天 。

  通过对国际经济形势研判,哈方寻求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转化为实际 的经济利益。当下 ,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复杂 ,处于亚欧十字路口的哈萨克斯坦具有很大 的过境潜力,可充当亚欧间最重要 的陆路走廊与运输中转枢纽 。

在阿拉木图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交通和物流”国际展览会上 ,中国机械装备产品吸引客商参观和咨询 。达恩克 摄

  同时 ,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哈方提出了旨在大规模改造升级哈境内交通基础设施并联通国际走廊 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 ,为本国融入全球货运体系提供保障。

  这一投资超90亿美元 的基础设施项目 ,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的重要内容 ,并可能转化为地缘经济优势。新亚欧大陆桥也使哈萨克斯坦拥有了一条驶向大海的快捷通道,对于无法进入海上贸易路线 的哈萨克斯坦来说 ,具有战略意义,也意味着全新的发展机遇。

  中新社记者 :哈中两国有着2000多年文明交往史 ,如何理解这种历史基础在中哈关系发展中 的作用 ?

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中国文化日”活动上的茶艺表演 。张硕 摄

  沙伊梅尔格诺夫:据史料记载 ,哈萨克斯坦跟中国 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 。自古以来 ,两国经贸交流活跃、文化合作深入 ,对欧亚之间政治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历史和地理层面而言,哈中两国注定要比邻而居 、共同发展,做真诚的朋友 、可靠的伙伴 。

  从公元前2世纪古丝绸之路建立到21世纪丝绸之路复兴 ,这也 是哈中两国人民交往的编年史 。哈萨克斯坦 是古丝绸之路交往的核心区域,在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古丝绸之路横贯哈全境,旧都阿拉木图更可谓丝绸之路的咽喉,是古代中国通往中亚之路 的必经之地。

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 的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哈萨克斯坦展区商品丰富吸引参观者围观 。刘新 摄

  几个世纪以来 ,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 。毫无疑问 ,关于哈中关系 的讨论会唤起人们对伟大丝绸之路的记忆。这条独特 的跨境陆上通道以经贸、文化和人文纽带连接起东西方,为世界历史留下了深刻印记,不仅影响了亚欧文明的发展,也形象反映出哈中交往 的深度与广度 。

  如今,两国逐步将双边关系提升到“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高度,我理解的“永久”一词意指哈中作为邻邦,注定交往密切 ,几千年来亦如此 。而在现代关系发展中 ,双方交往呈现出广泛而平衡的特点——两国在政治领域进行建设性对话 ,在经济领域开展密切合作 ,可以说,我们几乎不存在不互动的领域 。

努尔苏丹(现阿斯塔纳)当地中学生在阅读汉语教材 。文龙杰 摄

  中新社记者 :在您看来,中哈交往30年给国家之间 的相处带来了哪些重要启示 ?

  沙伊梅尔格诺夫 :哈中两国真正建立了堪称典范的国家间关系。在很短的时间内 ,哈中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 的成就 ,为两国关系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先,双方保持了元首密切交往 的良好传统 ,充分发挥元首外交对双边关系发展 的重要战略引领作用,完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 ,保持哈中合作委员会高效运转 ,使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得以稳定系统发展 。

  其次 ,哈中关系不断深化有助于实现本地区 的长治久安 。两国在重大国际议题上有着相同立场和共同语言 ,在联合国 、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和“中国+中亚五国”会晤机制等多边机制框架内扩大合作 、加强协调,共同维护地区和平安宁。

北京集邮爱好者展示《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纪念邮票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哈萨克斯坦以及各成员国之间开展多双边外交的重要平台 。卞正锋 摄

  此外 ,在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 ,哈中经贸合作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作出贡献。在过去30年里,两国在经济 、交通运输 、农业等各领域建立了良好 的互利合作关系 ,双边贸易增长近50倍 。为强化日益密切的区域关系,哈中两国重点开展交通物流与产业合作 ,共同在哈境内打造数十个新工业项目 。

  中新社记者 :您如何理解哈萨克斯坦正在推进 的“新哈萨克斯坦”发展战略?在此战略下 ,哈对外交往将发生哪些改变?

  沙伊梅尔格诺夫 :托卡耶夫总统提出 的“新哈萨克斯坦”发展战略,是一项旨在实现国家政治制度全面现代化的改革倡议,其核心是建设一个新 的、公正 的哈萨克斯坦 ,并为每个人提供平等机会。这意味着哈萨克斯坦正寻求通过自身发展壮大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

托卡耶夫到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并发表演讲。富田 摄

  托卡耶夫在11月底举行的总统宣誓就职典礼上曾说,哈萨克斯坦的发展将主要依靠自己,同时积极拓展同各领域 的国际合作 ,包括吸引外资 。在谈到外交领域时 ,他明确指出,哈萨克斯坦将继续执行平衡、建设性 的外交政策 。其优先关注的重点,将是与俄罗斯 、中国、中亚伙伴国家以及欧亚经济联盟伙伴之间的关系问题。

  因此,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不会发生改变,相反,哈萨克斯坦将与中国一道,坚定不移巩固双边关系 ,让两国和两国人民友好世代传承。

  这也被记录在双方于2022年9月签署 的两国建交30周年联合声明中 。双方还同意,进入新阶段 ,愿秉持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 、互利共赢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双边对话,精心打造双边关系下一个“黄金30年”。这表明哈中对未来合作持乐观态度,并有意在新阶段发展更加密切的伙伴关系。(完)

  受访者简介 :

  铁木尔·沙伊梅尔格诺夫 ,哈萨克斯坦资深外交官、国际问题专家。曾担任哈国防与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 、哈外交部国际信息委员会主席等职务 。现任哈萨克斯坦高级智库 、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图书馆副馆长 。其所在机构下设的科研中心为哈总统及国家部门起草各领域权威研究分析报告 。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以及中亚安全和一体化进程问题,发表科研著作90余部。

大发welcome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新馆开放——在这里,探寻壮美广西******

  11月28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新馆开馆。

  创建于1934年 的广西博物馆 , 是省级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现有藏品近10万件(套) 。广西博物馆改扩建后面积由此前 的2.1万平方米增加至3.7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约1万平方米,可展出 的文物数量由之前的600多件(套)增加至3000多件(套)。首批开放的展览展出文物近2000件(套)。

  大部分文物首次展出

  11月29日 ,南宁市民孔先生一早就来到广西博物馆新馆外等候。“我 是通过博物馆的参观预约小程序成功预约到今天 的参观名额 ,太兴奋了 ,非常期待能看到一个全新 的广西博物馆。”他说。

  1978年 ,广西博物馆陈列大楼在刚刚建成通车 的民族大道旁落成 ,这座具有干栏式建筑特点 的陈列大楼 ,被评选为当时的全国十大博物馆建筑之一。1988年,民族文物苑建成开放 ,和广西博物馆陈列大楼相映成趣 ,不仅成为国内最早开创“馆苑结合”“动静相辅”模式 的博物馆,也在许多广西人心中留下深刻 的文博记忆 。

  2018年,广西博物馆迎来了首次闭馆改扩建 ,2019年1月开工 。经过4年时间的精雕细琢,广西博物馆在继承原址风貌 的基础上 ,扩大增加功能分区,完善提升各项基础设施,使得新馆集经典怀旧景观 、休闲文化空间与现代科技设计于一体 。

  据了解 ,此次重新对公众开放,广西博物馆新馆首批推出5个馆藏文物展览,包括“广西古代文明陈列”“烽火南疆——广西近现代革命史陈列”2个基本展览 ,以及“合浦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釉彩斑斓——馆藏瓷器陈列”“匠心器韵——馆藏工艺珍品陈列”3个专题展览 ,其中大部分文物为首次对外展出 。

  “此前受场地影响 ,许多馆藏文物只能长期保存于文物库房,新馆开放后 ,展出的文物数量和品质将大幅提升,众多难得一见 的珍贵文物将在全新 的展览空间迎接观众。”广西博物馆馆长韦江表示,新馆面向游客开放 的空间布局也更多元,馆内每个功能区均覆盖有AR实景地图导航等数字化信息及管理系统,并接入“一键游广西”平台 ,为游客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 的智慧化服务。展览及服务空间也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光影技术 ,打造沉浸式观展和互动体验 。

  同时,广西博物馆新增了4个互动服务区,分别为儿童考古探秘馆、青少年活动中心 、历史小剧场与博物馆文创商店,与上述展览体系有机融合 。互动区域还将通过创意展示 、节庆活动 、演艺表演和科普研学等方式 ,提供高质量博物馆文化产品,并逐步探索博物馆夜间开放模式,为市民游客打造别致的“博物馆奇妙夜” 。

  民族融合多元交汇

  “这件翔鹭纹铜鼓 是我馆的国宝级文物,1976年出土于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汉墓。它纹饰清晰,图案精美,器身保存完好 , 是国家一级文物……”在“广西古代文明陈列”展厅 ,讲解员为观众娓娓道来 ,通过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画展示出广西这个多民族融合地区发展 的历史脉络 。

  广西有12个世居民族 ,各族人民在漫长 的历史长河中 ,和谐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出多姿多彩 的民族文化 。广西博物馆新馆全新推出 的“广西古代文明陈列” 是广西第一个以通史体例来表现广西古代文明历史的陈列展览 ,统筹全区文物精品,重点突出广西历史中“悠久 、多元 、交融 、开放 、同心”的特点,从社会发展史 的角度,用博物馆 的陈列语言 ,讲述波澜壮阔、辉煌灿烂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成就 。

  “这些有形有色的珍贵文物 ,就 是民族融合具象化的体现 。”韦江说。

  此外,基本展览“烽火南疆——广西近现代革命史陈列”全景展示广西近现代革命历程,通过文物再现历史事件和革命英烈,弘扬革命文化。专题陈列“合浦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以故事化 的展览脉络、场景化 的展示环境 、多样化的展示手段展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的丝路精神;“釉彩斑斓——馆藏瓷器陈列”展现馆藏瓷器特点,突出其历史价值及美学价值 ,从文物中管窥其时代背景下 的世貌风情与文化的交流交融;“匠心器韵——馆藏工艺珍品陈列”突显广西博物馆深厚 的文物集藏传统,展现文物之美与工匠精神。

  创意让博物馆走进生活

  “打起渔鼓开口唱,唱一唱广西好地方 ,漓江烟雨景色美,三姐歌声传四方……”11月28日晚 ,一阵阵清脆悦耳 的歌声从广西博物馆新馆文创市集里传来,这是广西本土歌唱组合“蝴蝶飞”表演 的地方戏曲渔鼓。“曲艺最早出现 的地方是市集、茶楼酒肆,我们希望通过在市集里表演实现活态传承 的目的 ,进一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广西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组合“蝴蝶飞”发起人赵嘉懿说。

  此次文创市集,广西博物馆新馆推出了艺术家公开课、音乐快闪演出、非遗互动教学等形式的互动活动 ,全面展示广西民间艺术的丰富性、历史性与趣味性 ,让文博更好地走进百姓生活 。

  “博物馆与人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广西博物馆宣教部主任黄璐说,为了拉近民众与博物馆的距离,广西博物馆早在2017年便尝试与南宁地铁联合推出广西首个博物馆主题车站 ,将地铁站打造成体验广西文化、触摸历史 的文化空间。

  在新馆正式开馆前,广西博物馆与五菱汽车跨界联合打造了“行走 的广西博物馆”项目 ,以车尾厢集市、快闪等形式走进校园 、商超 、街头巷角,用更多跨界融合的形式展现文物价值 ,让馆藏资源得到更多年轻化、生活化呈现。此外,广西博物馆新馆还以馆藏文物翔鹭纹铜鼓、羽纹铜凤灯和大铜马为原型 ,结合区块链技术,在网络平台首次推出3款数字藏品。这是该馆推进智慧化建设工作 ,运用信息技术推动藏品保护、展示及利用 的一次融合创新之举。

  “随着展示环境全面改善 ,广西博物馆新馆还将策划和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 ,建成一座有温度 、有深度 、有高度 、有趣味 的博物馆 。”韦江表示 ,文化遗产不光要“守”得住 ,还要“活”起来 ,更应“火”起来。(本报驻广西记者 宾阳 通讯员 莫曲)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大发welcome地图